中興日全球新聞網

19981020日創刊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臺省報字109 

中興日報 秉持言論公正、宣導政令,提倡社教文化、推崇倫理、環保衛生、

醫藥保健、增進社會祥和為宗旨。

......................................................................................................................................

何謂「三伏貼」「三九貼」

應用效果與禁忌

玉安中醫診所 吳元劍醫師 提供參考

  「三伏貼」「三九貼」療法其源自於清朝, 傳統又天灸「三伏貼」是「冬病夏治」在夏天治療冬天疾病。三九貼是「冬病冬治」在冬天治療冬天疾病的概念。治療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 也是一種在特定節氣和穴位的治療方法,可改善體質,達到治療過敏和氣喘等效果。俗稱「熱在三伏、冷在三九」。

『三伏貼』三九貼是什麼?所謂「貼」就是中藥敷劑。

  「三伏貼」是結合了「三伏」和「貼灸」二詞而成,因其能發泡而稍有癢、刺激感,如同火燎,故以「灸」名。這是自古流傳的中醫療法,選擇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約每隔10天,將藥餅敷貼患者背部的穴位3次,利用對皮膚的刺激,使其充血、發泡,而達到治療效果,3次後可除病根。

「三伏貼」的療效,近年來獲得科學證實。美國著名期刊上,有論文證實「三伏貼穴位療法」,可增加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和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能夠有效降低過敏狀態,達到抗過敏的作用。更有研究顯示,以三伏貼連續治療3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可達百分之80以上。

    「三九貼冬至後第一個九日,稱為初九,再次為二九、三九即到了三九之日為三九日。

『三伏貼』三九貼其主要功效包括:

  1.      改善過敏性體質。2.氣喘 。3.過敏性鼻炎。4.過敏性支氣管炎 。5.慢性咳嗽 。6.反覆性感冒。7.手腳易冰冷、體質虛者 。8.痛經及月經不調 。9.慢性腹瀉。10.風濕性關節疼痛。11.異位性皮膚炎。12.增強免疫力。

  敷所使用的藥材包括:甘遂、白芥子、細辛、延胡索、丁香、薑汁等辛溫、逐痰、溫陽、通絡的藥物。主要應用於治療過敏性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和經常反覆性感冒等疾病,同時也具有預防感冒的效果。而這種療法選擇在一年中最炎熱的三天進行 敷貼。

    貼敷穴位,背部的大椎穴、大杼穴、定喘穴、風門穴、肺俞穴、膏肓穴、心俞穴、膈俞穴、脾俞穴、腎俞穴、天突穴、厥陰俞穴、等穴位位進行敷貼,三次敷貼當中以上穴位輪流使用敷貼,每次約敷貼 3 ~7 個穴位。經由皮膚滲透到皮下來刺激穴位,再經穴位走竄沿著經絡氣血的循環直達病處,以達溫煦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目的,進而防病治病。

   敷貼方法是將中藥材研成粉末,調入薑汁做成藥餅小顆粒,敷貼於上述背部的穴位上,透過皮膚的吸收,對穴位產生化學性、熱性刺激,促進血脈運行、疏通肺絡,達到清宣肺氣、止咳平喘、治療皮膚搔癢的作用。藉由經絡傳到臟腑,達到治療與預防的效果。

 『三伏貼』有何功效?人和大自然互相呼應,三伏天期間通常天氣最熱,在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也可以得到外在的陽氣相助。此時,在身上敷貼辛溫、逐痰、疏通經絡的中藥,排除體內的陰寒,並且 可治療宿疾,能夠改善常常在冬天發作的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疾病,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因為具有驅寒溫陽的作用,所以特別適合「虛寒體質」的人。

 「三九貼是指每年冬至後的三個九天,時節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此時人體的陰氣最盛,陽虛體質,對於氣虛的病患,因此使用辛溫散寒、溫陽通絡的藥物,在身體的穴位敷貼,以祛除潛在的寒濕,調整體質,提高禦寒、以達到「冬病冬治」的效果。

三伏日時間是何時?

三伏日是指,初伏夏至以後的第3個庚日、中伏是第4個庚日、末伏立秋以後的第1個庚日。這是一年之中最炙熱的3天,亦即所謂的初伏、中伏、末伏,來施行貼藥灸療。

2025年敷貼三伏貼的 日期為:

初伏:720

中伏:730

末伏:89

每年三伏天入伏的時間不固定,

  三伏天貼敷時間並非僅限於這3天才有效。大家可以選擇在78月這段天氣熱、陽氣旺的夏天,在每一伏期之內的任一天,來進行敷貼治療。每年三伏天入伏的時間不固定,初伏、末伏各為10天,中伏在不同年份則為1020天。

三九貼日時間是何時?

  三九貼」今年「冬至」為國曆20251221日 ,冬至後第一個九日,

                               1230日為初九貼,

                      202618日為九貼,

                                117日為九貼。

  『三伏貼』三九貼有副作用嗎?

『三伏貼』三九貼安全性高且療效顯著,其中的白芥子及薑汁,有皮膚刺激性,可以幫助藥物滲透皮膚,但也容易引起皮膚不適,常見的副作用是敷貼位置皮膚灼熱感、發紅、發癢、或起水泡。

  敷貼時間一般成人建議,敷貼半小時∼1小時半左右,孩童20分∼40分,即可自行取下藥餅。在治療期間,也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通常敷貼時間不超過4小時,引起明顯皮膚副作用的機會就會大幅降低,而皮膚灼熱紅癢感,也會隨著時間而消失。如果有起小水泡,則請勿抓搔導致破皮,應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建議提前拆下藥餅,並塗擦適當的消炎藥膏。

『三伏貼』三九貼有哪些人忌人不適合?

  由於三伏貼是以溫熱性質藥物進行敷貼,刺激性較強,必須先到門診由醫師評估,只要有以下狀況,在敷貼上就會有禁忌,不建議接受療程:1.偏熱性體質患者。2.皮膚容易過敏者:例如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建議首次嘗試者可縮短敷貼時間,觀察皮膚變化。3.特殊皮膚疾病者。4.孕婦:孕期狀態下,激素波動變化大,陰陽氣血調節也隨之改變,三伏貼可能會間接影響母體內陰陽的平衡,造成不適。5.小於1歲嬰幼兒。6.有其他病症正在發燒,身體有熱性炎症反應者 。7.嚴重慢性疾病,如心肺功能不足者。8.感染性疾病 。9.月經期間。

『三伏貼』三九貼期間注意事項:

在三伏貼的敷貼期間,應留意以下飲食和生活習慣,以免影響療效。1.忌食生冷飲食。2.避免食用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和蝦蟹等。3.忌食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菸酒。4.宜待在涼爽不會流汗的室內,避免接觸冷空氣,盡量不吹冷氣或風扇。5.避免洗冷水澡、浸泡冷水、游泳。6.敷貼時不建議直接去睡覺,也不建議在陽光下曝曬或從事激烈活動致使藥布脫落 。7.若有口乾及頻尿現象,要多喝水。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