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日報全球新聞網
1998年10月20日創刊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臺省報字109號
中興日報 秉持言論公正、宣導政令,提倡社教文化、推崇倫理、環保衛生、
醫藥保健、增進社會祥和為宗旨。
...........................................................................................................................................................
中華民國第十六屆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宣誓就職
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
記者 // 林歡欣.
施錦碧 報導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賴清德先生、副總統蕭美琴女士,民國113年05月20日在莊嚴隆重的儀式中宣誓就職。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上午9時在總統府大禮堂舉行。在崇戎樂聲中,蔡英文總統及第16任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伉儷在武官前導下,由總統府第三局局長(大禮官)丘高偉陪同進入典禮會場,全體觀禮人員均起立迎接致敬。
典禮於9時正開始,蔡英文總統就主席位,在唱國歌及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後,監誓人-司法院院長許宗力就位,隨後,第16任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就宣誓位置。
在就職樂聲後,總統當選人賴清德面對國旗暨國父遺像,高舉右手宣讀誓詞-「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增進人民福利,保衛國家,無負國民付託,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宣誓後並將誓詞遞交監誓人。
繼由第16任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就宣誓位置,面對國旗暨國父遺像高舉右手,宣讀誓詞-「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憲法,效忠國家,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宣誓後並將誓詞遞交監誓人。
隨後,進行授與總統印信和副總統之章儀式。總統當選人賴清德首先接受立法院院長韓國瑜授與「中華民國之璽」、「榮典之璽」、「總統之印」及「總統之章」;副總統當選人蕭美琴也由韓院長授與「副總統之章」。
典禮在莊嚴隆重的氣氛中完成。結束後,卸任的蔡總統在新任賴總統伉儷、蕭副總統陪同下步出大禮堂,行經敞廳時並接受總統府員工歡送,隨後登上府前廣場慶祝大會舞台向民眾揮手致意後離去,為總統任期劃下句點。
總統出席「就職慶祝大會」並發表就職演說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賴清德伉儷及副總統蕭美琴今(20)日上午參加在總統府府前廣場舉行的就職慶祝大會,總統並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新臺灣」為題,發表就職演說,演說全文為:
蕭美琴副總統、各位友邦的元首與貴賓、各國駐臺使節代表、現場所有的嘉賓,電視機前、還有線上收看直播的好朋友,全體國人同胞,大家好:
我年輕的時候,立志行醫救人。我從政的時候,立志改變臺灣。現在,站在這裡,我立志壯大國家!
我以無比堅定的心情,接受人民的託付,就職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我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肩負起帶領國家勇往前進的重責大任。
回想1949年的今天,臺灣實施戒嚴,全面進入專制的黑暗年代。
1996年的今天,臺灣第一位民選總統宣誓就職,向國際社會傳達,中華民國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在民。
2024年的今天,臺灣在完成三次政黨輪替之後,第一次同一政黨連續執政,正式展開第三任期!臺灣也揚帆進入一個充滿挑戰,又孕育無限希望的新時代。
這段歷程,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前仆後繼、犧牲奉獻所帶來的結果。雖然艱辛,但我們做到了!
此時此刻,我們不只見證新政府的開始,也是再一次迎接得來不易的民主勝利!
許多人將我和蕭美琴副總統的當選,解讀為「打破八年政黨輪替魔咒」。事實上,民主就是人民作主,每一次的選舉,虛幻的魔咒並不存在,只有人民對執政黨最嚴格的檢驗、對國家未來最真實的選擇。
我要感謝,過去八年來,蔡英文前總統、陳建仁前副總統和行政團隊的努力,為臺灣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請大家一起給他們一個最熱烈的掌聲!
我也要感謝國人同胞大家的支持,不受外來勢力的影響,堅定守護民主,向前走;不回頭,為臺灣翻開歷史的新頁!
在未來任期的每一天,我將「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視民如親」,不愧於每一分信賴與託付。新政府也將兢兢業業,拿出最好的表現,來接受全民的檢驗。我們的施政更要不斷革新,開創臺灣政治的新風貌。
一、行政立法協調合作,共同推動國政
今年二月上任的新國會,是臺灣時隔十六年後,再次出現「三黨不過半」的立法院。面對這個政治新局,有些人抱持期待,也有些人感到憂心。
我要告訴大家,這是全民選擇的新模式,當我們以新思維看待「三黨不過半」,這代表著,朝野政黨都能分享各自的理念,也將共同承擔國家的種種挑戰。
然而,全民對於政黨的理性問政,也有很大的期待。政黨在競爭之外,也應該有合作的信念,國家才能踏出穩健的步伐。
立法院的議事運作,應該遵守程序正義,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才能避免衝突,維持社會的安定和諧。
在民主社會,人民的利益至上,這是民主的根本;國家的利益優先於政黨的利益,這是政黨的天職。當朝野政黨推動法案,都能夠合乎憲法,秉持「人民至上」、「國家優先」的精神時,國政自然順利推展。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率領的內閣團隊,也將優先解決對社會有益、朝野有共識的議題,以積極行動、創新思維,解決民瘼,來回應民意、服務人民。
目前,0403災後的復原工作,正在進行。我要再次向罹難者表示哀悼、慰問家屬。我也要感謝所有協助救災和重建的國人,以及再次感謝國際社會的關心和支持。
中央政府已經規劃投入285.5億元,來協助重建及產業振興,幫助花蓮民眾可以儘早恢復正常生活。
我對未來中央和地方的互相合作、行政和立法的協調運作,寄予厚望,也希望跟所有國人攜手努力,一起深化臺灣的民主,維護印太的和平,促進世界的繁榮!
二、民主臺灣,世界之光
各位國人同胞,民主、和平、繁榮是臺灣的國家路線,也是臺灣與世界的連結。
臺灣是「世界民主鏈」的亮點,民主臺灣的光榮時代已經來臨!
臺灣自從總統直選以來,已經成為全球最蓬勃發展的民主國家之一。我們持續提升人權,向世界展現民主自由的價值。
臺灣是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臺灣示範了,民主防疫可以優於專制防疫。
臺灣不論是民主指數,或是自由度的評比,在亞洲的排名都是數一數二。民主臺灣已經是世界之光,這份榮耀屬於全體臺灣人民!
未來,新政府將持續善用臺灣的民主活力,推動國家發展,也加深國際合作。
對內,我會用人唯才,清廉勤政,並落實民主治理,建立開放政府,以「公開透明」、「人民作主」的精神,鼓勵大眾參與公共政策,繼續推動十八歲公民權,共同實踐國家的願景。
對外,我們將持續與民主國家,形成民主共同體,彼此交流各領域的發展經驗,一起對抗假訊息,強化民主韌性,因應各項挑戰,讓臺灣成為民主世界的MVP!
三、民主臺灣,世界和平舵手
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明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就滿八十年,臺灣和各國都一樣,走過戰後艱辛的復興道路,才有今天的發展成果,沒有人願意讓戰爭摧毀這一切。
如今,俄烏戰爭和以哈戰爭,持續衝擊全世界,中國的軍事行動以及灰色脅迫,也被視為全球和平穩定最大的戰略挑戰。
臺灣位居「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牽動著世界地緣政治的發展。早在1921年,蔣渭水先生就指出,臺灣是「世界和平第一關的守衛」,在2024年的今天,臺灣的角色更加重要。
國際間已經有高度共識,認為臺海的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
為了因應當前複雜的國際情勢,世界各國已經展開積極的合作,來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
就在上個月,美國也完成了「印太安全補充撥款法案」的立法,將提供印太區域額外安全援助,支持臺海的和平穩定。
我們感謝世界各國對臺灣的重視和支持,我們也要向世界宣告:民主自由,是臺灣不可退讓的堅持,和平是唯一的選項,繁榮是長治久安的目標!
由於兩岸的未來,對世界的局勢有決定性的影響,承接民主化臺灣的我們,將是和平的舵手,新政府將秉持「四個堅持」,不卑不亢,維持現狀。
我也要呼籲中國,停止對臺灣文攻武嚇,一起和臺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臺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臺灣人民熱愛和平,與人為善。我始終認為,如果國家領導人以人民福祉為最高考量,那麼,臺海和平、互利互惠、共存共榮,應該是彼此共同的目標。
因此,我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臺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臺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臺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
各位國人同胞,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在中國尚未放棄武力犯臺之下,國人應該了解: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臺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
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我們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健全國安法制,並且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及推動價值外交,跟全球民主國家肩並肩,形成和平共同體,來發揮威懾力量,避免戰爭發生,靠實力達到和平的目標!
四、民主臺灣,世界繁榮推手
臺灣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臺灣!臺灣不只是打開世界的大門,臺灣已經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展望未來的世界,半導體無所不在,AI浪潮席捲而來。現在的臺灣,掌握半導體先進製程技術,站在AI革命的中心,是「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鍵,影響世界經濟發展,以及人類生活的幸福與繁榮。
各位國人同胞,當我們主張,中華民國臺灣的未來,由兩千三百萬人民共同決定。我們決定的未來,不只是我們國家的未來,也是全世界的未來!
我們要走對的路,產業要大展身手,做世界繁榮的推手,讓臺灣每前進一步,世界就向前一步!
過去,我擔任行政院長、副總統,到全國各地的產業拜訪,我了解臺灣產業的潛力和需求。未來,政府會跟產業界密切合作,把握三大方向,推動臺灣的發展。
第一個方向是,「前瞻未來,智慧永續」。
面對氣候危機,我們必須堅定地落實2050淨零轉型。面對全球智慧化的挑戰,我們站在半導體晶片矽島的基礎上,將全力推動臺灣成為「人工智慧之島」,促成人工智慧產業化,加速人工智慧的創新應用,並讓產業人工智慧化,用人工智慧的算力,來提升國力、軍力、人力和經濟力。
我們也必須發展創新驅動的經濟模式,透過數位轉型,以及淨零轉型的雙軸力量,來協助中小企業升級轉型,追求包容性成長,打造智慧永續新臺灣,創造臺灣第二次經濟奇蹟。
除了投資新創,培育新世代隱形冠軍之外,無論是量子電腦、機器人、元宇宙,或精準醫療,各領域的前瞻科技,我們也都要大膽投資,讓年輕人可以追逐夢想,也確保臺灣在未來世界的領先地位。
第二個方向是,「競逐太空,探索海洋」。
我們立定目標,要讓臺灣成為無人機民主供應鏈的亞洲中心,也要發展下一個世代通訊的中低軌道衛星,進軍全球太空產業。
我們更要探索海洋,發揮海洋國家的優勢,豐富人民的海洋生活,並且投入海洋科技研究,推動海洋產業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我們要讓臺灣的經濟與產業,往更多面向發展,無遠弗屆。
第三個方向是,「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臺灣已經申請加入CPTPP,我們會積極爭取加入區域經濟整合;跟世界民主國家簽訂雙邊投資保障協定,深化貿易夥伴關係;並解決碳關稅問題,進一步開拓產業發展空間。
我們也要站穩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好好把握地緣政治變化所帶來的商機,發展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以及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並且持續改善投資環境,歡迎臺商回臺投資,鼓勵在地的企業擴大投資,根留臺灣。
我要向各行各業的朋友保證:各位有雄心壯志,追求頂尖,政府也有決心鼎力相助,讓臺灣的產業能夠立足臺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臺灣絕對有能力,成為「經濟日不落國」,無論太陽從哪裡升起,都可以照到臺灣的企業,造福當地的發展,也讓臺灣人民能夠有更富足的生活!
五、樂民之樂,憂民之憂
我相信,經濟發展的果實,應該為全民所共享。未來,在推動「國家希望工程」、擴大社會投資之下,我要建立一個有愛和道德勇氣的臺灣社會。年輕人可以看見希望,壯年人可以實現夢想,老年人可以擁有幸福,弱勢者也可以得到照顧。每一個人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夠獲得政府的支持。
未來,幼托、長照、社會住宅等服務,要延續擴大;物價、房價、貧富差距等問題,要不斷改善;食品安全、道路安全、校園安全、社會安全網等保障,要持續強化;還有,對於教育、司法、轉型正義等各項改革工作,也都要繼續做下去!
我了解國人對生活的煩惱和期待,凡是各位關心的議題、社會需要的改革,政府都會積極以對,全力以赴。
大家希望收入更高,我會推動產業升級,創造更好的薪資環境。
大家期待治安更好,我會積極打擊黑金、槍、毒和詐騙。
大家需要供電穩定,我會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發展多元綠能、智慧電網,強化電力系統的韌性。
大家關心勞保財務,我要再次強調,只要政府在,勞保絕對不會倒。
大家重視交通安全,我會打造符合人本的交通環境,擺脫「行人地獄」的惡名。
大家期待政府能夠幫助家庭照顧者減輕負擔,以及協助產業改善缺工的困境,這些問題,我都會積極解決。
迎向未來,我們都期待一個更強韌的臺灣,可以妥善因應傳染病、天災地變等各類型災害,以及加速都市更新,解決危老建築的問題。
我們也期待一個更健康的臺灣,我期許自己發揮醫師專業,集結各界的力量,打擊癌症,以及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推展全民運動,並且確保健保永續經營,讓國人活得長壽又健康。
未來的臺灣,要保有多樣性的生態環境,多元族群的文化,以實踐環境永續、文化永續,讓國家更美好。
未來的臺灣,會有更多元發展的創新經濟,會有更普及的數位科技應用,會有更好的競爭力和雙語力,會有更強大的公共支持服務體系,也會有更尊重性別平等的環境,讓每一位國民的權利受到保障。
未來的臺灣,更要讓每一個縣市,依據特色發展,推動地方創生產業,落實「均衡臺灣」的目標,處處可以安居,人人可以樂業!
六、團結力量大,繼續壯大國家
親愛的國人同胞,國家的未來發展,需要每一分力量。面對全球化、全面性競爭的時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打獨鬥,也沒有一個分裂的社會能夠成功面對。
團結一致,我們的腳步就更穩;相互扶持,我們的足跡就更遠。為了國家的生存發展,我將透過民主的力量,團結所有國人,壯大國家。
我們都知道,有主權才有國家!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每一個人,都要團結、愛護國家;任何一個政黨,都應該要反併吞、護主權,不可為了政權犧牲國家主權。
當世界上有越來越多國家,公開支持臺灣的國際參與,在在證明了,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臺灣是全球和平繁榮值得信賴的力量。
全體國人不分族群,也不論先來後到,只要認同臺灣,都是這個國家的主人。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臺灣,或是臺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都一樣響亮。就讓我們不分彼此,大家一條心,大步走向世界!
七、臺灣新世界,世界新臺灣
當臺灣走進世界,我們也歡迎世界走進臺灣。許多新住民朋友、外籍友人,從世界各地來到臺灣,寫下屬於臺灣的新篇章。我要感謝你們,我也要向你們致敬!
今天現場,也有千里來訪的國際友人,有歸國的僑胞朋友,以實際行動支持臺灣。我們是不是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感謝他們!
今晚,我們接待國內外賓客的國宴,選擇在臺南舉辦。1624年,臺灣從臺南出發,開啟臺灣全球化的開端。站在「臺南400」的歷史時刻,臺灣更要展現自信,勇敢航向新世界,讓世界迎接新臺灣。
我也要邀請每一位國人,和我一起為孕育你我的母親臺灣喝采,我們一起用行動守護她、榮耀她,讓世界擁抱她,讓她成為國際上令人尊敬的偉大國家!謝謝大家!
總統出席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國宴
賴清德總統伉儷5月20日晚間偕同蕭美琴副總統在臺南福爾摩沙遊艇酒店,以國宴款待專程來臺參加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宣誓就職典禮及慶祝活動的各國貴賓,歡迎並感謝大家遠道而來,帶給臺灣人民堅定的友誼,也帶給臺灣社會力量。他邀請貴賓有機會常來臺灣,體驗臺灣文化多元、景觀多元的特色,與臺灣建立更深厚長遠的友誼。
總統致詞時,首先感謝各國友邦元首、貴賓、駐臺使節代表,以及來自海外的500多位貴賓,參加他與蕭美琴副總統的就職典禮。大家不僅捎來祝福,還帶給臺灣人民堅定的友誼,也帶給臺灣社會力量。他感謝海內外貴賓一起到臺南參加國宴,讓臺灣的民主盛宴綻放更多光彩。
總統說,貴賓搭著高鐵從北到南,透過窗外景色和城市景觀的變化,可以了解臺灣富含文化多元、景觀多元的特色。國宴選擇在臺南舉辦,除了恰逢臺南建城400年,也展現新政府未來在臺灣的建設上,能達到「均衡臺灣」的目標,讓處處可以安居、人人可以樂業。
總統提到,在大家即將抵達臺南高鐵站時,會經過南部科學園區,裡面有全臺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台積電就在該園區裡。此外,臺南高鐵站附近也有「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是臺灣未來發展綠能產業最重要的基地。
總統表示,在臺南處處可見文化古蹟,也可以享受臺南特有美食。在臺灣的22個城市中,也都有像臺南這樣的特色及精神,他非常歡迎海外貴賓有機會常來臺灣,並到各城市旅行,相信能建立與臺灣更深厚、長遠的友誼。
總統說,今天國宴食材來自22個城市,菜餚的烹調方法兼顧臺灣每個族群,希望用國宴展現臺灣多元族群文化的特色。
最後,總統感謝辛苦籌辦此次國宴的臺南市黃偉哲市長、市府團隊、相關各界,及投入就職典禮的每一位辛苦工作同仁,並祝福大家有個愉快的夜晚。
隨後,總統伉儷和蕭美琴副總統一同上台向與會貴賓舉杯敬酒,場面熱絡愉快。
賴清德 總統
賴清德先生1959年出生於新北萬里礦工家庭,成長背景和醫師實證邏輯訓練,造就其善於體察基層民意且精準尋找解方的獨特施政風格,深獲民眾信賴。
賴清德先生先後畢業於臺灣大學復健醫學系、成功大學學士後醫學系,並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他也是臺灣少見兼具第三醫學復健、第二醫學醫療和第一醫學公共衛生專長的醫師。
1994年,賴清德先生時任成大醫院總醫師,臺灣正進行第一次省長民選,他擔任民主進步黨籍省長候選人陳定南的臺南醫師後援會會長,開始投入公共事務。
1996年,臺海飛彈危機之際,追隨民主前輩的腳步,棄醫從政,在臺南市以第一高票當選國大代表,承擔起廢除國大代表的歷史任務。
1998年,當選臺南市立法委員,發揮專長,深耕衛環社福委員會,同時在地方累積超過十萬份的「服務病歷」,專業問政與紮實服務並重,獲市民肯定,連任四屆立委(1999-2010)。
立委任內,獲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評鑑「問政表現第一名」,擔任民進黨團幹事長,展現領導和協調長才,也率團前往日本、美國進行國會外交。除了擔任立法院跨黨派厚生會會長,也加入「推動臺灣加入WHO遊說團」,共7度出訪,包括韓國、日本、美國及歐盟等22個國家。2004年獲選為美國國務院「全球領袖菁英計畫」訪問學者。
2010年,當選臺南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的第一任市長,清廉勤政和高效率施政形象,締造出為人稱道的「臺南新政」。2014年,競選連任時,不僅獲得臺南選舉史上最高得票率72.9%,更創下臺灣解嚴後縣市首長選舉的最高得票率紀錄。
市長任內(2010-2017),亦積極推動城市外交,密切和日本政府、國會、和民間維持交流,推動締結姊妹市,在文化、觀光、體育、農業及救災上展現良好成效。 2014年,訪問美國華府,與國務院及國安會負責亞太事務官員進行專題會談,也在著名智庫「史汀生中心」和「2049計畫研究所」發表英文專題演說,以民進黨英文縮寫DPP,闡述臺灣在民主(Democracy)、和平(Peace)與繁榮(Prosperity)三個面向的成就。2016年,應以色列政府邀請參加「全球市長會議」,是當年唯一來自亞洲城市的市長。2017年,再度訪問華府,與華府著名智庫的專家針對印太情勢、美中關係以及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後的國際經貿建制,進行深入討論。
2017年,臨危受命承擔責任,北上接任行政院長(2017-2019),籌組「做實事」的內閣,擘劃「文化臺灣、綠能矽島、智慧國家、公義社會、幸福家園」五大施政目標,而任內立定的「安居樂業、生生不息、均衡臺灣」三大願景,成果已一一呈現。
2019年5月,前往日本國會眾議員會館以「臺日令和新關係」為題發表演講,與跨黨派數十名國會議員及秘書舉行會談,強調在新的國際情勢下,臺、日在印太戰略下合作的必要性。
2019年11月,時值香港反送中運動,臺灣身處亞洲民主陣營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民主體制遭受空前威脅,接受蔡英文總統之邀,搭檔參選第15任正副總統選舉,站在鞏固臺灣民主體制的前線,走遍全國各地輔選,守護臺灣民主,協助蔡英文總統高票連任、民主進步黨國會過半,「英德配」贏得歷史性的817萬票。
2020 年2月受邀出席華府第68屆國家祈禱早餐會,是美國與我國斷交41年來,出席層級最高人士,開啟雙方外交新頁;2020年5月,宣誓就任第15任副總統。
2023年1月,兼任民進黨主席。同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第16任總統選舉,2024年1月順利當選,是台灣1996年總統民選以來,第一位打破8年政黨輪替慣例、且具有醫師專業及以副總統身分參與競選成功的總統;5月宣誓就任第16任總統。
蕭美琴 副總統
蕭美琴1971年出生於日本神戶,父親蕭清芬是臺南人,曾任台南神學院院長,母親邱碧玉是美國人,也是音樂老師。融合臺灣本土,以及美、日多元的成長背景,讓她成為家族的溝通橋梁,也為她日後在國際、外交領域堅韌、靈活、專業的「戰貓精神」奠定根基。
蕭美琴畢業於臺南師範專科學校附屬小學、台南市後甲國民中學。國中畢業後隨家庭移居美國。高中畢業後就讀歐柏林學院,於1993年取得東亞研究學士學位,之後並取得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專長為國際關係。
碩士畢業後,先後於1995年擔任民主進步黨駐美代表處活動執行長,1996年擔任國際事務部副主任,1997年升任主任至2006年,並於2000年進入總統府擔任顧問、總統英文秘書及翻譯。
2001年開始,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中央民意代表,並曾擔任第5、6、8、9共四屆立法委員,任內推動花蓮交通建設與農業、性別平權,亦關注外交與人權議題,在外交領域的耕耘及專業,也深獲國內機構與國際組織信任;先後擔任過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2003-2020)、亞洲自由民主聯盟(CALD)秘書長(2004-2005)、主席(2018-2020)、以及國際自由聯盟(LI)副主席(2005-2012)等職。
2020年擔任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並於同年7月赴美就任中華民國駐美代表,在全球疫情影響下,仍締造亮眼外交成績,國際媒體評為「華府最有影響力大使之一」;至2023年返臺參與第16任總統、副總統選舉,並當選為中華民國第16任副總統。
.....................................................................................................................................
66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