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日報全球新聞網
1998年10月20日創刊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臺省報字109號
中興日報 秉持言論公正、宣導政令,提倡社教文化、推崇倫理、環保衛生、
醫藥保健、增進社會祥和為宗旨。
.....................................................................................................................................
公民不沉默!2026國際審查逼近
國際學者促納太極門人權案
記者 林歡欣 報導
7月14日是紀念法國追求自由平等的巴士底日;在台灣法稅改革聯盟與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於台大校友會館聯合舉辦「公民不沉默 | 台灣VS國際 | 人權接力」論壇,特邀國際知名人權領袖來台,檢視台灣人權與信仰自由現況,曾遭公權力迫害者也現身說法。被視為台灣落實《兩公約》試金石的太極門案,已被聯合國非政府組織11度提交人權理事會。與會者呼籲政府立即撤銷太極門的違法稅單,歸還其修行土地。
國際知名宗教人權領袖暨《寒冬》雜誌總編輯馬西莫・英特羅維吉(Massimo Introvigne)指出,台灣於2009年將聯合國兩公約納入國內法,承諾遵守人權事務委員會對《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的解釋內容。該委員會《第22號一般性意見》是宗教或信仰自由(FoRB)的「詮釋基石」。2026年對台灣的人權兩公約第四度國際審查應該聚焦於太極門所遭受的「任意且不當的信仰自由限制」,以檢視台灣是否落實《第22號一般性意見》的五項原則。他表示,只要是信仰,都值得獲得聯合國公約與人權宣言的保護,並強調太極門應受兩公約保障。
歐洲信仰自由協會(FOB)科學委員會成員羅西塔·索里特(Rosita Šorytė)強調,宗教或信仰自由是聯合國兩公約的「基石」,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真正重視人權的重要標準。台灣雖將兩公約納入國內法,但過往三次國際審查卻未討論到信仰自由問題。她認為,檢視台灣兩公約實施情況時,「太極門案應被納入考量」,這不單純是稅務問題,該案已限制到太極門弟子自由表達心靈信仰的權利。
科技創新頂尖人才鍾先生曾獲兩岸三地多項技術大獎,卻遭遇近9年的重大「稅災」。他的公司2012年倒閉時僅剩17元,國稅局卻「假設」他淨收入4.6億,開出高達5,400多萬的稅單。鍾先生因此被限制出境,受困國外達3,100天,直到學者聲援與國稅局良心官員撤銷冤稅,才得以返台與家人團聚。
法稅改革聯盟志工蔡小姐詳述曾救援的陳青旭案。陳先生因未繳納1.8萬元交通罰鍰,唯一祖厝遭行政執行署違法拍賣,一家人卻毫不知情。監察院調查指出行政執行署存在「重大明顯之瑕疵」,認定執行行為「自始、確定、當然之無效」,此案也被列為國家文官學院的公務員訓練教案。
企業工程師黃先生分享太極門致力於弘揚良心文化、促進世界和平,足跡遍及114個國家,掌門人曾獲兩位教宗高度讚賞與肯定,在台灣卻遭公權力迫害。美國家族辦公室董事林先生表示,最高法院已判決太極門無罪、無稅,政府應勇於面對錯誤,還給人民清白與正義。
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暨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志龍指出,太極門案反映部分公權力不肖份子為稅務獎金,不惜偽造證據、竄改資料。他強調,人權並非從天而降,而是抗拒公權力的集合抵抗權,呼籲面對公權力中少數邪惡勢力的不法破壞,絕不能保持沉默。
P1: 7月14日「公民不沉默 | 台灣VS國際 | 人權接力」論壇與談者呼籲面對公權力的不法破壞,絕不能保持沉默。
P2: 歐洲信仰自由協會科學委員會成員羅西塔·索里特(左)認為,檢視台灣兩公約實施情況時,「太極門案應被納入考量」。
P3: 知名人權雜誌《寒冬》總編輯Massimo Introvigne(右)強調太極門應受兩公約保障。
P4: 太極門致力於弘揚良心文化、促進世界和平,掌門人洪道子博士2024年與教宗方濟各會晤,教宗高度讚賞與肯定。
P5: 最高法院已判決太極門無罪、無稅,政府應勇於面對錯誤,還給人民清白與正義。
P6: 太極門案已被聯合國非政府組織11度提交人權理事會,政府應立即撤銷違法稅單,歸還太極門修行聖地。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