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日報全球新聞網
認識高血壓如何預防
吳元劍醫師
血壓是什麼?
心臟將血液送到血管中,血液壓迫動脈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就是血壓。每個人必須有這種血壓,血液才能到達器官與肌肉。
什麼叫收縮壓和舒張壓?
血壓有兩種,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心臟跳動時肌肉收縮或舒張時的測量值。當心臟收縮時,血液流過動脈內之壓力最高,此時的壓力稱為收縮壓,心臟舒張時,動脈回縮產生的壓力稱為舒張壓。
1999年2月世界衞生組織新公佈:高血壓定義與血壓分類。
血壓分類 |
收縮壓 |
舒張壓 |
理想血壓 |
<120毫米汞柱 |
<80 毫米汞柱 |
正常血壓 |
<130毫米汞柱 |
<85毫米汞柱 |
正常但偏高 |
130-139 毫米汞柱 |
85-89 毫米汞柱 |
第一期(輕度)高血壓 |
140-159 毫米汞柱 |
90-99 毫米汞柱 |
第二期(中度)高血壓 |
160-179 毫米汞柱 |
100-109 毫米汞柱 |
第三期(重度)高血壓 |
≧180 毫米汞柱 |
≧110 毫米汞柱 |
單獨收縮壓高血壓 |
≧140毫米汞柱 |
<90毫米汞柱 |
血壓為何會上升?
血流量是指從心臟送出來的血液量,一般在激烈的運動或緊張壓力大的時候,血流量會增加,血壓也跟著上升。
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由於血管因管壁變厚導致血管管徑變小,產生血管阻力,使得血液流動減速,心臟要用更大的力量把血液送達身體各部位,這樣血壓也會上升。
高血壓類性疾病的死亡率因素破高。高血壓也是中風、心肌梗塞、心衰竭、慢性腎病、動脈瘤及外周動脈疾病等重症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從改變飲食及生活方式,以改善對血壓的控制,並使用藥物治療可減少相關的健康風險。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或繼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主要有高血壓病史的家族遺傳基因,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量運動,睡眠充足,注意飲食,不宜吃太鹹的食物,可避免高血壓的症狀發生。
後發性高血壓是因服用藥物反應、動脈狹窄、內分泌異常及腎臟病疾病,使血壓升高。應針對疾病治療痊癒後,血壓就可以恢復正常。
容易罹患高血壓的群族
1.有高血壓病史的家族
2.抽菸者及飲酒過量者
3.飲食不均衡且太鹹者
4.生活習慣壓力大睡眠欠佳者
5.肥胖少運動者
高血壓容易併發的病症
一.阻塞作用
腦部:腦中風、腦溢血
心臟: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狹心症
眼睛:眼睛的視網膜病變
腎臟: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二.破裂效應
主動脈:阻塞效應產生動脈瘤。主動脈壁的外層破裂而致命。
高血壓初期的自覺症狀,一般會感覺後頸痠痛、心悸、頭暈目眩、頭痛失眠、及手腳麻木等症狀。發現有這些症狀時,應找醫師提供預防措施,可避免高血壓上升。
適量的運動會增強全身血液循環,有促使代謝旺盛、維持血管彈性,對高血壓患者是有益的。
高血壓初期症狀表現:
1.有時覺感頭脹痛或陣發性眩暈。2.胸悶呼吸不舒暢。3.心悸、失眠、煩躁、4.高血壓容易損傷腦血管,而出現肢體麻木不仁。
高血壓後期症狀表現:
1.高血壓引起腦部損傷,引起性腦血管病變,頭痛、頭暈加重,中風半側肢體活動易常等症狀。
2.高血壓症狀會伴有心臟擴大,導致功能障礙,或發生衰竭。出現胸悶、氣喘、咳嗽等症狀。
3.高血壓症狀會使腎臟損害,嚴重時發生腎功能衰竭。出現尿量易常或小便尿少、無尿、食欲不振、噁心等症狀。
如何預防高血壓
1. 減少用鹽、食物不宜太鹹 鹽鹹中所含的鈉是造成高血壓的重要因素。
2. 控制體重、肥胖會增加心臟的負擔,而使血壓上升。
3.睡眠充足、不熬夜、不要憋尿、適量運動及有氧運動。
4.多吃蔬果,小黃瓜、胡蘿蔔、番茄、海帶、甘薯、芹菜、香菇、大豆、洋蔥、鮭魚及香蕉、蘋果等。
5.減少喝酒,喝酒和高血壓的關係極為密切
6.酒後不宜泡澡。泡澡時,水溫不宜超過38-40℃,時間以10-15分為宜。
18